多家企业跨界“加盟”医疗器械行业,市场前景被看好
2020-12-30
此前,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,口罩、防护服、酒精等医疗卫生物资需求量暴涨,财政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委也发文,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、增添生产线(设备)迅速扩大产能等,多措并举扩大重点医疗防护物资生产供应,实施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政府兜底采购收储。
在此背景和政策影响下,多家企业纷纷“跨界”,加入到生产各类防疫所需物资的大军当中。自2020年1月1日至3月12日,全国已经有接近3991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“口罩”“防护服”“消毒液”“医疗器械”“测温仪”“呼吸防护”等业务,参与“跨界”的企业几乎遍布所有行业。
除医疗器械相关企业以外,不少来自电器、汽车、日化等行业的企业也新增“第二类医疗器械的批发与销售”业务,包括格力、珀莱雅等企业,也纷纷“跨界”转产以支持医疗物资供给。
格力电器未来要在医疗设备领域投资10个亿
3月9日,格力电器开始在“董明珠的店”上售卖格力口罩,截至3月16日下午,格力电商新老用户共计1569人成功购买了格力口罩,3月17日董明珠的店投放了12万只格力口罩,从3月18日起增至每日投放16万只。
继成立医疗科技全资子公司,生产口罩机、体温枪、口罩后,格力电器也研发出可以杀灭新冠病毒的空气净化器。在疫情之前,格力也做过抗病毒净化器,由于格力有技术基础,研发人员加班加点进行研究,最终在原有基础上创造了新技术,研发出专门针对新冠状病毒的空气净化器。
3月17日,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“疫情后中国制造业的新方向”直播上介绍,未来,格力电器想做的是高端医疗设备,将要投资10个亿用以医疗设备领域。她认为,在疫情发生之后,国家缺少掌握核心科技的医疗设备,比如G3的救护车。“我国很多高端医疗设备要靠进口,现在有更加强烈意识到要做这件事,格力进入医疗行业就是要做高端医疗。”
比亚迪跨界医疗器械和工业防护用品
天眼查数据显示,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(下称“比亚迪精密制造”)经营范围新增“医疗器械、工业防护用品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”的内容。
一个多月以前,比亚迪开辟出“特殊”车间,抽调3000多名工程师,3天绘制400张图纸,7天完成口罩机的研发制造,不到30天建成100条口罩生产线,日产能已突破500万片,创造企业转产口罩的“深圳速度”,也一跃成为了目前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商。
比亚迪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
自2月17日实现口罩量产以来,比亚迪不断提升口罩产能,已为医院、公交、出租、机场等公共服务领域捐赠1000万元资金和超过500万件口罩,支持湖北等地抗击疫情,以及全国各行业、上下游企业及深圳市大型企业复工复产。
3月15日上午,“1500万只口罩投放市场服务市民合作协议”签约仪式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。比亚迪与华润万家、国大药房、海王星辰、南北医药、叮当快药、中联大药房等企业协商一致,携手在深圳市场持续投放平价口罩1500万只,以更好满足深圳市民的口罩需求。
水星家纺紧急改造10条防护服生产线
水星家纺接到上海市经信委通知后,紧急改造10条防护服生产线,由董事长亲自挂帅,火速组织生产、工艺相关负责人组成专门团队,一方面通过与位于上海奉贤区的防护服生产企业、专业机构确认防护服的生产流程与规格;一方面对于公司原有的被服设备进行紧急调试改造,对于防护服专用设备也进行了生产线的重新布局。
2月2日,水星家纺防护服打样成功并通过专业机构检测,3日正式投产,日均产量在2000套左右,水星家纺董事长李来斌表示,生产所需原材料由政府拨调,生产完成的防护服也由政府进行调配。
多家企业变更经营范围
百雀羚主体运营公司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学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,经营范围新增一类医疗器械、消毒用品生产、制造、加工业务。两面针也于3月12日公告,公司拟增加“消毒剂的生产、销售”业务。
拉芳家化透露,公司拟在经营范围中新增消毒产品、工业防护用品,相关工作正在积极开展。“公司目前生产销售多款健康洗手液,旗下有拉芳多姿抑菌洗手液等多款消毒用品。在疫情暴发后,公司业务部门第一时间与全国各地的销售渠道客户沟通,有序推进复工生产,为客户紧急生产用于抑菌洁净的洗手液等产品投放市场,优先满足市场供应。”
医疗器械市场前景被看好
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很大,2018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经涨至 5304 亿元,2001-2018年的年复合增速达22%,远超全球市场的增速。随着国内公众消费水平不断升级,人口老龄化加剧,以及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,医疗需求增加有望继续增长,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,前景被看好。
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增速超过20%,远高于我国药品市场规模10%左右的增速。中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市场规模已达到世界第二。
疫情过后,除了重点医疗物资,对医疗整个行业来说也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会。新经济形态会催生许多爆点,除了测血压血氧类的仪器,部分诊断类仪器也有望成为家用品,AI诊断、远程诊疗系统也将迎来升级。
在此背景下,随着医疗器械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,以及生产企业的不断新增,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,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在国内市场展开进口替代的同时,逐步提升国际市场份额,走向海外市场,打造综合竞争力也将是行业的长期趋势和方向。